腫瘤案例:6次免疫細胞回輸后,腫瘤縮小,抗癌力顯著提升!
2024-10-15 點擊量:573
NK細胞是固有免疫系統(tǒng)的重要成員,是人體內抵擋病原入侵和惡性腫瘤第一道防線的重要組成之一。NK細胞是如何發(fā)揮抗腫瘤作用的呢?主要功能是通過穿孔素、含顆粒酶的顆粒介導的死亡受體和干擾素-γ介導的途徑,抑制腫瘤細胞的起始、生長和轉移。
發(fā)表于《Oncology Letters》的一篇文章報告了一名已接受化療的晚期結腸癌患者應用免疫細胞療法的案例,其療效顯著,在輸注了6次免疫細胞后,患者多項指標改善,轉移灶明顯縮小。
2008年5月,一名50歲女性被診斷為結腸癌IV期,KRAS基因發(fā)生突變。CT掃描顯示肝臟轉移,癌胚抗原(CEA)水平為500 U/ml。
2008年6月至2008年9月,患者接受了化療,病情繼續(xù)惡化,于是進行了選擇性內放射治療(SIRT)。治療后,患者情況穩(wěn)定了兩個月,然后CEA水平開始上升。因此,2008年11月至2009年4月期間,患者重新接受了貝伐單抗和FOLFIRI化療。然而由于無法耐受化療的毒副作用,患者選擇了免疫細胞療法。
治療方案:研究者先提取了患者60ml的外周血樣本,從外周血單個核細胞(PBMC)中分離和活化了NK細胞和T淋巴細胞,并進行了14天的擴增。
輸注細胞擴增前后NK細胞和T淋巴細胞總數(shù)的比較在細胞輸注之前,使用細菌和真菌瓊脂平板進行無菌試驗,并使用Limulus變形蟲細胞裂解液進行內毒素試驗,以確認產(chǎn)品的無菌性。
免疫細胞治療前后CEA水平的比較經(jīng)6次免疫細胞輸注后,患者的CEA水平從901 U/ml顯著下降到437 U/ml。